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服务发展的建议(行业服务发展的建议有哪些)

2023-10-27 10820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对旅游服务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何意见建议
  2. 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何政策诉求及建议
  3. 如何提高服务质量的建议

1、一是在认识上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的质量意识。

  

从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尽管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但我国旅游市场秩序依然不容乐观,旅游市场中存在的虚假宣传、强迫消费、安全卫生等问题在有些地区依然较为突出。

  

与此同时,我国正在从服务业大国向服务业强国跨越,作为“中国服务”的重要代表,旅游业特别需要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走在前列。这就需要我们把认识进一步统一到服务质量的提升上来。

  

2、二是在思路上坚持旅游服务质量“两手抓”,既要守住“底线”,又要争取“高线”。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于持续改革完善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旅游业上。同时,我们正处于大众旅游新阶段,政府部门监管不完善、旅游企业运营不规范、旅游消费者不理性等阶段性特征还存在。

  

市场发育的不成熟意味着我国旅游市场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将长期存在,且在一定时期还可能会表现得非常突出。除了守住“底线”之外,还对促进旅游优质服务提出了一系列“高线”要求。不管是“底线”还是“高线”,都有机统一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三是在方法上系统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不是零敲碎打,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政府应着重抓监管和政策;行业组织应抓协调和标准引领,强化行业自律;从业人员则应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上下工夫。

  

1、以标准化提升服务品质。完善服务标准,加强涉旅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规范服务礼仪与流程,增强服务意识与能力,塑造规范专业、热情主动的旅游服务形象。

  

2、推行旅游志愿服务。建立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站,制定管理激励制度,开展志愿服务公益行动,提供文明引导、游览讲解、信息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服务,打造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3、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权益保护,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导游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导游薪酬和社会保险制度,明确用人单位与导游的权利义务。开展导游培训,组织导游服务技能竞赛,建设导游服务网络平台。

  

1、生产性服务业,也称厂商服务业,是伴随着西方“工厂制度”的确立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而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直接或间接为工业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容,不同国家和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内容划分。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现代物流业、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五大行业类别。探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各个门类的发展较为薄弱,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有利于培育我国新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提升国际产业地位。在目前的国际产业链条中,我国的工业生产处于整个产业链条的中低端,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来获得发展优势,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推进我国产业迈入国际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第三,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创造”的转型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是我国工业生产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工业生产的战略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第四,有利于创新工业化道路,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加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但是,目前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存在如下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4、中高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生产性服务业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知识基础上的产业,中高级人才资源对生产性服务的发展特别重要。目前,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的重要瓶颈。但生产性服务业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实现与教育平台、技术平台和产业平台联动的人才队伍建设战略,才能最终解决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5、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目前我国还存在许多非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企业有各自的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整个行业的管理标准与服务标准难以实现统一,也因此造成难以监管的现象。所以,制定各类服务业有效的服务标准及管理机制,将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6、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对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尤其是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生产性服务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多数企业只是提供服务链上的低端产品,远未形成集先进科技技术的推动者、使用者与传播者于一身的良好运行机制。

  

7、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合作机制。受地方部门利益驱使,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出现了与工业领域相似的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不可避免地降低了集约化增长效率。为避免同质化重复建设的发生,基于产业链基础上的区域分工协调机制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要加强分工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分工中合作,不断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8、综上所述,要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必须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合互动,各区域要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养和吸收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具体而言,有以下四个重点:

  

9、依据各区域的特点,找准发展突破口,因地制宜,实现市场细分,重点发展优势生产性服务产业。无论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商务服务业,还是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科技信息服务业等,各地都要结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越来越专业化、技术化、信息化,其服务标准也越来越更加细分化,要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化管理,严格设定各行业服务标准,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管理效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10、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放宽行政管制,为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宽松的发展环境。首先是消除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宽松的市场准入机制。其次是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11、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培养和吸引国际性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是生产性服务业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技术,不断提升自主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通过扩大开放,培育有利于吸收并购投资的制度环境,为企业参与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改组和改造创造条件,同时开辟国际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外资向生产性服务领域投资;积极拓展国际服务贸易产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二是积极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加快培养专业性和复合性的高级管理人才,建立起适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12、进行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建立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塑造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实力较强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应鼓励设立研发中心和增加科研投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型生产性服务企业应加快其电子化自动化进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

  

提升服务质量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服务从细节出发,突出细节作用;

  

2、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自身各项综合素质;

  

3、做好顾客投诉接待与处理,把顾客投诉视为宝贵资源;

  

5、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每个服务企业的员工,都要有争创优质品牌的意识。

  

服务行业内部环境的改善,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到有科学的管理、高素质的员工、人性化的服务、低成本的运营、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在服务行业里做大做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才有发展。


复制成功